孩子入园 ,家长应做什么
1、未入先疏导。在入园前,向孩子讲述幼儿园的事,如幼儿园小朋友多,在那里老师教小朋友英语、唱歌、跳舞、做游戏。使孩子对幼儿园充满向往之情,产生入园愿望。
2、入前先熟悉。在孩子入园前,可带孩子去幼儿园看一看,介绍哪里是活动室,哪里是厕所,哪里是寝室,分在哪个班,有几位老师,去那里干什么,老师怎样教小朋友吃饭,要如厕应该怎么办等。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,掌握一些生活常识,从而消除紧张心理。
3、坚持送幼儿入园。初入园时,幼儿可能由于种种不适应而哭闹,只要幼儿身体允许,家长一定要坚持送幼儿入园。
4、初入寻朋友。在孩子入园时,家长可为孩子在班上寻找朋友,找一个或几个孩子,问问其姓名、年龄,再把孩子介绍给他们,还可以让老师把他们安排在一起。
5、入园如实说。孩子入园时,家长要把孩子的情况(如兴趣、习惯、身体状况以及孩子在园内遇到的不愿或不敢向老师说的事情)告诉老师,尤其是幼儿的一些病症更不能隐瞒,这样,老师才会有的放矢,减少孩子入园不适应。
6、恰当询问幼儿。每次接幼儿时,要适时表扬幼儿入园的勇敢,如告诉幼儿“你长大了,要天天上幼儿园”,并和幼儿谈论幼儿园有趣的事,不能问幼儿今天哭了没有,一味强化“哭”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。
幼儿入园适应教育——走向新生活
从家庭到幼儿园,这是幼儿走向社会,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。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,完全陌生的人,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。
一、幼儿为什么不愿上幼儿园
每年的新生入园,都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哭闹。幼儿为何不愿上幼儿园,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:
1、情感上的依恋性。大部分幼儿在刚离开自己的父母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“分离焦虑”,产生情感上的恐惧与不安,这与幼儿的依恋性有关。一般来说,幼儿对环境越陌生或者平时对抚养者的依恋程度越强,他的分离焦虑也表现得越严重。
2、习惯上的不适应。幼儿在家庭中自由散漫惯了,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,到了幼儿园,要遵守统一的规则纪律,这种习惯上的冲击使幼儿感到极大的不适应,从而产生不愿上幼儿园的抵触情绪。
3、能力上的压力感。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、同伴交往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提出了新的挑战,如不会自己吃饭,要解小便不会告诉老师,不知道怎样与同伴玩,这种种能力上的欠缺都会使幼儿产生心理压力而害怕上幼儿园。
二、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
1、做好准备,逐步过渡。
在幼儿入园之前,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逐步做好心理上、生活习惯上和能力上的准备工作。比如:带幼儿去参观幼儿园的环境,用积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;逐渐改变幼儿不良的生活习惯,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;注重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,让幼儿尽早学会自己吃饭、独立入睡等等。
2、正确认识、冷静对待
幼儿初上幼儿园,难免会有哭闹、情绪波动,这是正常的现象。有些家长却感受到特别心疼,一看到孩子大哭大闹就不由自主地驻足回头或跑过去安慰,即便勉强离开了也放心不下,老想着去看一眼,其实这是不必要的。父母越舍不得,孩子的焦虑感便越强,越不容易适应。父母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冷静地对待孩子的哭闹,要想孩子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照料之下会一点点好起来的。
3、细致交流,游戏促进
幼儿在幼儿园接触新的环境、新的同伴,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心理感受,家长要比平时更加细致地关注幼儿的表现和体验,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。可以引导幼儿讲讲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内容,说说有趣的事,认识了哪些新朋友等等。这种交流要尽可能地积极化、游戏化、趣味化,比如:让孩子告诉心爱的小熊玩具他今天上幼儿园有没有哭,吸引孩子把幼儿园学的歌曲教妈妈唱,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表演送娃娃上幼儿园的游戏。这种游戏化的语言放游戏的形式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入园适应。
4、主动配合、持之以恒
幼儿能否顺利适应集体生活是关键。家长多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状况,以便于教师尽快掌握孩子的特点,做到因材施教;对于孩子不适应集体生活的一些习惯反应,要尽可能地向幼儿园的要求靠拢,而不要希望老师网开一面给予特殊照顾,因为这种特殊照顾会大大降低幼儿的独立性。另外,家长还要多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,增进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,保持与幼儿园教育的步调一致。
三、家庭辅导小策略
1、让孩子尽可能地与更多的人接触,而不是事事都依恋家里的某一个人。
2、入园前,多带孩子去幼儿园玩玩,提前认识一下自己的班级和老师。
3、不要拿老师或幼儿园做规矩的“杀手锏”,说一些“不听话就告诉老师”、“再不乖就送你去幼儿园”之类的话。
4、提醒孩子每天早晚向老师和小朋友问早、道别,离园时让孩子整理好椅子、玩具,增加与幼儿园的亲合力。
5、每天接孩子时多问问孩子“高不高兴”、“有什么事要告诉妈妈”等情感话题,而不仅仅是关心孩子“听不听话”、“吃了什么菜”之类。
6、让孩子多表演在幼儿园学的本领,使孩子体验入园的成就感。
|